close
【產業訊息】
記者陳宛茜、馮靖惠
立委跟企業創辦人昨不約而同建議行政院長賴清德,將英文列為第二官方語言。對此,學者認為,「英語力等於國力」並非定論,且列官方語言不但涉及複雜文書作業,也未必能提升英語能力。
全球化時代,英語力等於國力?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認為這是「天大的迷思」。他說,台灣、南韓、日本和中國大陸,經濟、國力快速起飛時,「國民英語能力普遍不好」;是起飛後才開始憂心英語能力不夠好。
廖咸浩認為,國力強盛有兩個關鍵:創造力和吸收力。而創造力跟語言能力有關,「語言能力好才能擁有思考力與創造力。」
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則說,一旦英語列為官方語言,台灣所有官方文件、會議紀錄都要中英雙語並陳,連立院會議紀錄都要寫成英語,「有這個必要嗎?」
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維則說,所謂官方語言,起碼是一半以上國民可熟知使用的語言,否則大家用一知半解的語言發布政令,肯定誤會叢生。她建議,政府應先用心提供雙語化的指標、文宣,並在公共運輸系統上進行簡單正確的中英文廣播。
引用來源:
http://www.worldjournal.com/5225253/article-%E8%8B%B1%E6%96%87%E5%88%97%E5%AE%98%E6%96%B9%E8%AA%9E%E8%A8%80%E6%8F%90%E5%8D%87%E5%9C%8B%E5%8A%9B%EF%BC%9F%E5%AD%B8%E8%80%85%EF%BC%9A%E5%A4%A9%E5%A4%A7%E7%9A%84%E8%BF%B7%E6%80%9D/
全站熱搜